【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冰島線上銀行Icesave在二○○八年倒閉,英國和荷蘭政府總共代墊英、荷存戶五十億美元(約台幣一千六百億元)以安民心,如今展開討債行動。但冰島究竟如何償債?三國最新一波談判持續將近兩周,卻在二十五日破局。
償債談判破裂,結果有二:
一是冰島將公投,表決三國去年夏天達成、但總統至今拒絕簽字的還債協議。二是財務陷困的冰島一天沒有還債計畫,就一天難以獲得國際貨幣基金(IMF)和北歐鄰邦的紓困金援。
冰島選民將在三月六日公投,該協議已由冰島國會通過,主要內容是冰島償付英、荷政府五十二億美元,但總統拒絕簽字,並以民眾反對為由,將案子付諸公投。
民調顯示該案無法通過公投,因為許多民眾認為那筆金額將對冰島已經難以負荷的經濟困境雪上加霜。
其實英、荷兩國為了避免冰島公投,已提出較前寬鬆的索償方案,只要求冰島支付北歐銀行目前的放款利率,並自願放棄頭兩年利息(六億一千萬美元)。
冰島財政部長席格富森表示,雙方都提出建設性方案,但一些「重大歧異」無法克服,協商因此擱淺。
英國政府聲明表示追錢決心,表示「冰島還欠英國和荷蘭納稅人錢,我們仍然決心繼續和冰島協商」。荷蘭財政部也對冰島喊話:「我們提出合理之至的方案,但冰島還嫌不夠好。他們如果以為荷蘭納稅人會善罷甘休,他們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