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清熱解渴,消暑宜人,眾所周知;至於西瓜的切法雖稱不上什麼文化,卻也有些門道。
考諸歷史,大約在三○○○年前,切瓜曾有嚴格的禮制規定。
據《禮記‧曲禮》記載:
為天子切瓜,先剖成四瓣,再橫切為八,用細葛巾覆蓋。
為諸侯國君切瓜,中剖為二,再橫切為四,則用粗葛巾覆蓋。
為大夫切瓜,亦如君主,但不用葛巾覆蓋。
為士人切瓜,橫斷四半,去瓜蒂。
蔗人食瓜,只去掉瓜蒂,切半啃著吃。
到了清代,皇宮裡切西瓜的切法和民間便不同了,不僅切得要美,而且吃得要文雅,體現出一定的禮儀來。
瓜由御膳房切送。御膳房切瓜,先切掉瓜的兩頭,使瓜呈鼓狀。再用特製的銅製長筒插進瓜心,取出瓜瓤。然後切成片,去掉籽,整齊地排在瓜碟裡呈進宮中。
筒的形狀不一,有桃形的,有梅花形的。瓜瓤切成片後也呈各種不同的花形,非常美觀。皇帝和后妃進食時,既不見瓜皮,也不見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