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三月初即將召開,雖然今年並非人事「換屆」年,但據統計,在本次地方「兩會」中,共拔擢十四位省部級高官,其中以一九六○年代出生的「六○後」技術官僚最受矚目。
香港中通社發自北京的報導說,今年有十六個省區市進行了省級人事調整,占全中國三十一省區市的過半。其中有四位代省長、代市長通過正式任命,六省區人大主任易人,三省份選出政協主席,其中,以學者型、技術型及「六○
後」官員的晉升最引人注目。
報導指出,其中青海省長駱惠寧是經濟學博士,重慶市長黃奇帆擁有「金融市長」美譽,而胡春華、孫政才兩位「六○後」正部級高官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
此次調整,還涉及農業部和全國婦聯「一把手」的調動。
報導分析,這次省級人事調整,主要是填補去年一批地方高官涉貪去職,以及年底五省區黨委主要負責人調整而產生的職位空缺。
此外,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共產生五位新任省級行政首長,其中,重慶、河北、吉林、青海四省市代市長、代省長都順利通過正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