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食物無罪(捍衛食物:食客宣言)
作者:麥可‧波倫
譯者:曾育慧
出版:平安文化
麥可‧波倫認為,一個人想要吃得健康,就必須吃真正的食物,不要多吃,而且要以素食為主。超市裡一堆看起來美味可口的加工食物,宣稱添加許多營養素有益身體健康的東西,都只是看起來像食物,並非真正的食物。食用太多化學加工食品的後果,是吃下太多人類無法分解吸收消化的化學成分,對身體沒有好處。
麥可‧波倫在《食物無罪》中,第一章深入過去一百多年來,建構於錯誤假設但卻被奉行不輟的科學主義營養學中,分析營養學所提倡的好營養成分是如何來來去去,先是被高舉為對人體有益,後來又被推翻(指稱對人體有害),錯謬百出又死不認錯的營養學、造成許多現代人的身體健康因為錯誤飲食習慣而出現問題。
麥可‧波倫特別指出法國人偏愛美食美酒,看起來大魚大肉,但身體卻很健康為例,說明科學主義營養學的傲慢與錯謬。英美營養學將法國飲食習慣是為一種例外,然而,麥可‧波倫考證世界各大民族之飲食習慣後發現,與其說像法國這樣遵循傳統飲食文化者是謬誤,不如說遵循科學主義營養學教導英美新興飲食方式才是謬誤。
麥可‧波倫說,吃不是只有生理性的行為,該考慮的不光只是身體吸收的營養,還必須考慮到一個人的心理社會層面,例如一家人一起快樂吃飯的重要性。
第二章指出,凡是接受美式飲食的國家,不約而同地出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激增的情況。科學主義主導的營養學取代了媽媽繼承的飲食文化,人們不斷拋棄在地、傳統飲食習慣,接受科學主義化約又錯誤連連的營養學觀念,再加上食品廠商為了促銷產品,作出各種誇大不實的錯誤廣告,讓人們被誤導,食用了太多對身體有害而非有益的東西,導致各種現代文明病激增。
如果你目前的飲食習慣中攙有太多來罐頭與加工食品,太多非天然的食物,無論這些食物宣稱其添加的營養素有多麼豐富,最好都趕緊停手,不要再吃。就像人不能光靠吃維他命就能活一樣,選擇三餐飲食也應該選擇真正的食物,而非化學加工過後的人造食物。
最好的飲食習慣,不是根據科學主義的營養學所算計出來的飲食標準,而是根據媽媽所繼承的傳統飲食習慣,因為每一塊土地上的人都會根據該土地的特性,發展出不同但屬於自己的飲食習慣,那些傳承久遠且不中斷的飲食文化,才是對人的身體真正有好處的東西。
作為父母的,若在兒童的飲食上不多加小心謹慎,恐怕將破壞孩子的身體,釀成無法彌補的大錯。近年來孩童肥胖,青少年糖尿病等案例日漸增加,說明了現代家庭的飲食習慣已經走偏了路,必須加緊腳步調整才行。 不要對電視新聞媒體每天告訴你的營養學新知感到焦慮,更不要急著去跟風,只要按照媽媽的教導,挑選你的飲食習慣中習以為常的正常食物來吃(第三章有傳授一些挑選真正食物的原則),不多吃、吃真正的食物,多吃素食,就能均衡飲食,攝取人體所需的足夠營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