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請大律師出馬被視為有錢人的專利,不過隨著經濟不景氣,義大利冒出許多標榜廉價的律師事務所,不僅備受民間歡迎,也吸引很多年輕律師投入。
《米蘭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報導,廉價律師事務所近兩年在該國蔚為風潮,也掀起了律師界的保守派、改革派大戰。
廉價事務所做法迥異傳統,例如傳統事務所喜歡取國際化的響亮名稱,廉價事務所則偏愛俗氣、親切的風格,例如該國最知名的廉價事務所叫「人人法律服務」,另一家效法慈善機構取名「權利之家」,還有如雜貨店的「司法小舖」招牌。
門面裝潢上,傳統講究神秘與權威感,廉價事務所通常選在一樓大馬路邊,有著速食店般明亮的落地窗,裡面擺的不是高級原木家具,而是「宜家家居」(Ikea)的平價組合櫃。
收費方式,傳統是顧客一上門,律師就開始計時收費。廉價事務所提供免費初步諮詢,或只收取極低的諮詢費,決定上法院後,還可預估全部費用上限,不會有打官司打到破產的疑慮。米蘭一家廉價事務所每天在地鐵站發傳單,不只主動建議那些情形可尋求幫助,還打出「最低折扣」。
保守派質疑,以「促銷方案」拉攏顧客有失公平,不符合反壟斷規定,應強制要求收取「最低諮詢費」。改革派反駁,提供法律諮詢也是出售專業服務,為何不能採市場法則?
保守派抨擊,廉價事務所削價競爭,將導致服務品質下降。改革派反批,傳統事務所漫天喊價,廉價事務所價格透明,將使提供服務的對價關係更合理。
保守派與革新派各持己見、僵持不下。一些法界人士則折衷認為,對有權勢的委託單位,例如政府、銀行,確實該設定最低諮詢費,但針對個別委託人應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