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教育部長吳清基與國立大學院校、私立大學院校、私立技專校院三大協進會共同宣布,雖景氣看似復甦,但物價指數、家戶可支配所得和勞工實質薪資都負成長,因此九十九學年度大專校院學雜費全面凍漲,這是繼去年後,三大協進會共體時艱,再度宣布學雜費不漲。
筆者有兩個女兒在私立大學就讀,每年學費負擔沉重,看到這一則新聞,放下了心中一塊大石頭。不過,吳部長提到兩件事,仍值得討論。
首先,吳部長說,部分大專校院已八年甚至十年未漲學雜費,且九十八學年度依法有可調漲學雜費機會,但各大專校院基於協助學生立場全面凍漲。
以吳部長的立場,這樣說不無道理,但據主計處統計,去年上班族的平均薪資水準跌幅創三十年新高,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只剩四萬五千多元,較前年同期大減三千六百多元,降幅為百分之七點四,創下主計處民國六十九年實施調查以來,同期最大跌幅。
因此,上班族的薪水不但十年未漲,甚至還減薪、強迫休無薪假;初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起薪,還低於十年前,平均只有兩萬兩千元。在這種情形下,大專校院學雜費凍漲,是合理的,也是苦民所苦。
其次,吳部長說,景氣雖「已有復甦跡象」,但大專校院體認大環境經濟「仍有待努力」,因此學雜費持續不調漲,讓學生安心就學。
吳部長的話,無疑道破近來經濟復甦的「假象」。的確,景氣已有「春燕」的聲音,年終到了,科技業獎金平均都有三個月以上,但並非所有產業都有年終獎金,這是職場社會M型化的明顯現象,其他行業只能望而興嘆。
景氣回溫、年終獎金看漲?對大多數領死薪水的上班族來說,恐怕很難有同感,更不敢有調薪的「妄想」。以筆者的公司來說,別說三個月,連半個月都不到,而科技業其實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鴻海、聯發科宣布將大手筆發年終,看在面板業的奇美電員工眼裡百感交集。
所以教育部與三大協進會的決定,是考量到一般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可說是非常理性的思考,相信家長都會感恩。
陳采薇(台北市/出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