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婦女整體生育率屢創新低,且明顯延後。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二十到三十四歲的「生育主力」婦女,生育率連續八年持續下降,三十五到三十九歲高齡產婦卻連續四年增加。各縣市生育率也出現顯著差異,地方政府補助最優惠的新竹縣市婦女「最會生」,人口外流嚴重的高雄市「生最少」。
自有統計資料以來,生育率長期居首的二十四到二十九歲婦女,在民國九十七年首度讓出寶座,由三十到三十四歲婦女成為最主要生育群,顯示國內婦女生育步調明顯延後。
整體而言,二十到三十四歲婦女生育率連續八年下降,三十五到三十九歲高齡產婦的生育率,卻逆勢連續四年增加。官員解讀,這充分顯示國內「晚婚」、「遲育」的趨勢十分明顯,長此以往,高齡產婦恐成為未來生育主力。
雖然總生育率急遽下降,但各縣市情況仍有很大差距。九十七年生育率由新竹縣、市並列第一,平均每名婦女生育一點五一五名子女,高雄市平均每名婦女只生育零點八九名子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