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藝訊》淡水古蹟園區 憑弔日人建設足跡

林禕庭 |2010.01.24
598觀看次
字級

一提到「淡水」,許多人浮現的第一印象不外老街、鐵蛋、阿給或魚酥。淡水是台灣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落日餘暉下的點點帆船,是老淡水人一輩子忘不了的回憶。如今這樣的場景被往返八里的觀光渡輪取代,可是傍晚的夕陽景致依然是現代淡水的一大賣點。

事實上,淡水也是尋訪文化的好所在。正在淡水古蹟園區進行的「滬道日安─日本年特展」,是古蹟園區的四周年館慶特展,串聯園區內的紅毛城、滬尾砲台和小白宮,展出開埠以後的台日關係,到日治時期的現代化建設,比較有趣的是,日本還引進高爾夫球、橄欖球、劍道、網球等運動,讓台灣從此有了運動健身的觀念,也開啟台灣的競技運動。

小學社會課本中有介紹現的「紅毛城」,其實由兩大部分組成─主建築和領事官邸。主建築最初的雛形是西班牙人興建的「聖多明哥城」,荷蘭人驅走西班牙人後,在聖多明哥的城址附近重建一座「安東尼堡」,由於當時淡水居民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又稱為「紅毛城」。

1862年英法聯軍後,淡水開港通商,英國向清廷租借此處為領事館,並開始「整修」這棟建築。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還在東北及西南角增設二處角樓,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同樣設有雉堞及槍眼,防止有人入侵;最重要的是,英國人將原先灰白色牆身,粉刷成我們現在所看到搶眼的紅色。

隨著領事館的業務日漸繁忙、重要性日漸提高,原有的建築不敷使用,於是在東側興建領事官邸。

靜態展示方面,主堡底樓呈現地牢的原始面貌,二樓則介紹大航海時期的資訊;領事官邸一樓呈現仿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居家樣貌,不過並非當年留下來的,而是後來採購風格相近的家具;二樓僕役房內則展示英國歷屆領事資料。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俗稱「小白宮」,因為淡水開港通商後,稅務司公署設置於此,清廷聘用很多外籍稅務人員負責海關事務,1866年興建稅務司官邸,由於建築表面刷以白漆,所以暱稱為「小白宮」。

小白宮的命運並不如名稱一般威風,中法戰爭劉銘傳採填石塞港策略,加速淡水港的淤積而逐漸沒落,日本接收台灣後,雖然也在這設置淡水稅關,但是關務已經清閒許多。1900年淡水稅關長中村純九郎發起,組成「五十會俱樂部」,初期成員僅限淡水稅關員,以「餘暇相互歡樂及開達個人智識」為目的。內設俱樂部,有遊戲室與食堂,提供各種書籍閱覽、棋類活動、網球、撞球、乒乓球比賽。

小白宮在台灣回歸後一度荒廢,並計畫拆除改建大樓,經地方人士、專家學者發起「小白宮搶救行動」,終於獲得內政部回應,於1997年定為三級古蹟(今縣定古蹟),但因當時建築損壞嚴重,所以展開大規模修復工作,直到2005年才完工開放。

若是厭倦了老街的商業氣息,不妨到古蹟園區一遊吧!古蹟本身就是大型陳列品,緊鄰小白宮的還有真理大學和淡江中學,裡面有理學堂大書院、淡水女學校等馬偕所留之遺產,還有淡江中學的八角塔,因成為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場景而名噪一時,不過因位於校區之內,所以開放時間以校方為主。

另外,為了慶祝北縣升格,在年底之前紅毛城和小白宮是免費參觀的,其他北縣免費參觀的博物館還有九份黃金博物館、板橋林本源園邸、鶯歌陶瓷博物館和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參觀資訊】
地 址:
紅毛城: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28巷1號
小白宮: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15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8:00(截止入館時間為17:30)
交 通:搭捷運至淡水站,再轉乘公車紅26或83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