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即將到來,而「葫」、「福」、「壺」與「虎」諧音,在中國文化裡有喜氣長壽之意。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以葫蘆、茶壺和布虎結合成這樣一個福氣滿溢的特展,不僅增添過節的喜慶氣氛,還希望前來欣賞的民眾將福氣帶回家。
「葫蘆」因為與「福祿」讀音相近,自古就具有吉祥的象徵,而葫蘆的藤蔓綿延伸展、結實纍纍,也有「綿延不絕」、「多子多孫」的寓意;傳說中,藥王菩薩腰間總掛著藥葫蘆,深入民間救治病患,因此葫蘆也讓人有「保平安」、「避邪」的聯想。
在工藝創作上,葫蘆很早就以器具或工藝的形式融入庶民生活,如今雖然器具的實用已由其他物品替代,但藝術工作者仍著迷於它易於刻畫上墨、造型玲瓏多變的特性,跳脫實用目的,現在的葫蘆已成了供人賞玩的藝術品。
「壺」與「福」諧音,所以中國人也喜歡藉「壺」喻「福」,而且以壺沏茶的生活文化自古便與中國人密不可分。這次展出的茶壺來自國畫大師李奇茂伉儷的捐贈,他們認為在人生的旅途上自己即將退休,感念造壺者的匠心獨具,以感恩的心為它們選擇一個好的歸宿,同時也表示對星雲大師感恩的心意,因此把花費45年心血收藏的古壺贈與佛光山。
傳統農村婦女在春節到來之前,都忙著穿針引線,替孩子縫製衣物及飾件,心裡希望他們長大能有如虎般的威嚴勇氣,以及福氣滿滿的未來,於是虎頭帽、虎頭鞋、虎頭棉手套等,就在這樣的期盼下產生,在這次展覽中也可見到這些充滿母愛的心血。
文/林禕庭 圖/佛光緣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