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口述「自傳」,國際知名文史學者唐德剛教授(一九一○-二○○九),談論新、舊詩,他認為寫新詩比寫舊詩困難。舊詩有格式可套,打起油來也有趣味,新詩沒有格律,不能打油,一旦打油,不但成不了詩,簡直成了笑話。
唐教授引了胡適一首題在自己照片的〈題相〉詩:
略有幾莖白髮,
心情已近中年;
做了過河卒子,
只有拚命向前。
這首詩的況味,要靠它整齊的格律來維持,如果換成了長短不齊的新詩,味道就變了。
唐教授隨口在句子中加了些「的」、「嗎」、「了」、「呢」之類,句型變了,全詩的精神立刻走了樣,不像中年,倒像小學生寫的口號詩,所以格律的整齊,有時有它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