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一九五三年宜蘭念佛會佛教青年歌詠隊是「以音樂弘揚佛法」的源流,五十年後,當年這些熱愛佛法、音樂的青年,已是頭髮斑白的阿公、阿嬤。昨天聚首於「人間音緣二○○五星雲大師佛教歌曲發表會」上,唱著當年的佛教歌曲「西方」,回憶與星雲大師在宜蘭鄉間共修、弘揚佛法的時光;當年在鄉野飄盪的歌聲,到處傳唱;五十年後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悠揚的旋律依然感動人心。
二○○五人間音緣昨天晚上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由人間音緣總策畫慈惠法師、藝術總監林谷芳敲鑼揭幕,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會聆聽,與會來賓有台聯主席蘇進強、立法委員丁守中、圓神出版社長簡志忠等。
今年表演者有法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加拿大等國家演唱者,跨越種族、膚色,共同唱出對佛教的感動。來自馬來西亞的印度女歌手黑珍珠峇奴受邀,演唱星雲大師的詩偈「祈求」,以印度母語淡米爾文演唱,並帶來兩位舞者搭配印度的傳統舞蹈。峇奴說,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可以用印度母語來演唱佛曲,她非常高興。
在台灣的發表者中,去年參賽過的梁翰壬帶來一位同事馬國萍和兒子,一起以客語、國語唱「善緣好運」。
主辦單位特別安排的佛教青年歌詠隊演唱佛教歌曲「西方」,五十年前跟著星雲大師以歌詠方式,弘揚佛法的青年,昨是他們時隔五十年後,再度聚在一起唱歌。
慈惠法師表示,當年星雲大師以音樂,讓青年人走入佛教,五十年後這些「老」青年人雖然唱得不專業,但卻是見證星雲大師弘法,從宜蘭走到全世界的歷史。
六十三歲的林秀美,都已是好幾個孫子的阿嬤了,她說,「西方」是五十年前與星雲大師共修後都會唱的歌曲,五十年後再一起這樣唱著,讓她又想起了當時一起騎腳踏車弘法的日子;這次的召集人楊梓濱說,當年他是青年,現在是阿公,但佛法的感動從來沒變。
昨天歌手鄺美雲、阿桑也分別帶來表演曲「我願」和「心甘情願」;並有盲人歌手蕭煌奇演唱「流轉」,融合流行、抒情的音樂,讓佛教歌曲更加多元。
今晚「人間音緣」繼續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登場,票務請洽(○二)二七六二○一一二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