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阿凡達
在全球各地均寫下票房紀錄的影片「阿凡達」(Avatar),不但提供觀眾新鮮的視野,並以劃時代的3-D新技術,提升電影業的革新,引起大家討論環保、戰爭、營建等議題,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阿凡達」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印度教(Hinduism)中,Avatar指梵文「下凡」(descent),也就是神明「從天堂到地球」(from heaven to earth),英文多半譯「化為肉身降臨人世」(incarnation),但更正確的譯法可能是「現身」(appearance)或「顯靈」(manifestation)。雖然印度教其他神祇也常化身到地球,但仍以三大神祇之一毘濕奴(Vishnu)最常被提及。在梵文中,名詞的avatar來自動詞,意指跨界(cross over),字頭ava更有「離開、降臨」的意思。
基本上,毘濕奴化身下凡有特定的作用,就是要帶給社會和整個宇宙正義(dharma/righteousness),每當地球上不公不義的事增加時,他就化身下凡。而在「阿凡達」這部電影裡,男主角穿梭於地球(肢殘以輪椅代步的前美軍陸戰隊士兵)和納美人的潘朵拉星球(高大健壯健步如飛的救星)中,有如毘濕奴,因此取名「阿凡達」。影片帶領觀眾進入未來的世界,看到潘朵拉星球的新人種(Pandorans),並進入一個超越想像的新世界,前所未見的珍禽異獸和景象都在這裡一一立體呈現,整個觀影的體驗,是一場撼動心弦的探險旅程。去年底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在北京的試映會上說,片中的「哈里路亞山」創作靈感來自中國的黃山,只是抬到空中而已,但有網友質疑,認為應該來自張家界「南天一柱」。
sustainability managers永續發展經理
「綠色工作」(green jobs)可能是2010年就業機會的主要成長來源;最新興起的一項綠色工作是「環境永續發展經理」(sustainability managers),因為不少公司都希望爭取「環保友善」(eco-friendly)客戶,又必須調整公司內部的能源使用政策,以便適應政府法規的新要求,這些都是「永續發展經理」的工作。專家說,「永續發展經理」可能是未來十年企業招聘的主力。亞利桑納州大「永續發展計畫」主管高爾頓博士表示:「企業界對這類人員的需求將很大。」 他強調,「永續發展經理」不只須應付企業內部的需要,也包括對外關係,甚至包括為企業創造利潤;現在很多企業使用一些未受過這類專業訓練的人當「永續發展經理」,這些人將都會被淘汰,不少知名大學已經開辦專業課程,訓練「環境永續發展經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