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三好,讓社會人心更祥和,我們一起把愛傳承下去!──林國金
高雄縣普門中學導師林國金以身作則,三年來每年初帶領學生許下三好目標,全班同心協力,以「完成一件對人們有利益的事情」為任務。
教授唯一的責任是開創更好的未來,我要到台灣去,給這些年輕人一個未來。──徐賢修
「竹科之父」徐賢修五十八歲從美國到台灣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時,叮嚀兒子徐遐生要「給年輕人一個未來」,徐遐生因此同在五十八歲時擔任清華大學校長。
在教室裡放幾個大陸頂尖大學生,保證台灣學生奮發向上。──高希均
要減少洪蘭教授所看到「大學生上課啃雞腿」的現象,高希均認為吸引優秀大陸學生來台,陸生的認真,可刺激我們大學生改變行為、心態,一定不敢打瞌睡、吃雞腿。
我雖離開人間,實在是一件喜事,切勿為我傷心。──黃友棣
與民國同齡的國寶級作曲大師黃友棣預立遺囑,幽默地囑咐死後骨灰撒在山上,作造林肥料,不要灑在海上,因為他不喜歡潮濕。讓樂界感動的是,他所有的音樂作品皆可自由運用。
教育不能只把原住民學生教成到都市就業的板模工!──王俊秀
八八風災後,清大師生動員前往災區救災,調查後發現全校沒有學生來自災區,讓清華驚覺與真實社會的距離,因而有「小清華」回饋計畫,要在屏東開設實驗專班,招收原住民青少年。
沒關係,頭髮再長就有了。──陳淑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淑玉、陳秋珍、郭湘茹、利佳玲及護理長鄭素珍等五位護士,捐出留了多年的長髮,送給癌症病人做假髮。一位髮廊老闆也捐出女兒多年留的長髮,以作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