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黨內選舉文化 必經陣痛 經濟沒起色 政策溝通不良 政績乏善可陳 才是關鍵
報載去年因不景氣,國內五十元便當店大量冒出,據估計,大台北地區就有三、四百家,甚至高雄的某著名傳統快餐便當店,更用三十九元便當揮軍北上,讓北部便當店頗感威脅,但有消費者說,「菜色看起來不錯,但那麼便宜有點讓人不放心」。
經濟這麼差,讓人難免想起馬總統當初經濟增長率回到百分之六、四年內失業率降至百分之三、二○一六年國民所得升到三萬美元的競選「六三三政見」並沒有兌現,讓人民失望。
不過,這是艱困的政見,不是時間可以達成,但馬政府執政後四次立委補選,三敗一勝,特別是這次全盤皆墨,雖然是因原國民黨籍立委賄選,被註銷當選資格而補選,在先天上就「正當性不足」,當然不可能勝選,但從藍營連基本盤都鬆動,可見人民在以選票表達對執政的不滿。
除了經濟,八八水災救災不力,MOU、ECFA及美牛開放進口政策,既沒有溝通,說明也不清楚,更沒釐清責任,施打新流感疫苗發生多起疑似不良反應,卻至今不提出數據,引發人民疑慮,甚至人心惶惶,人民憑什麼還要再給國民黨機會,為什麼不用選票教訓?
此外,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陷入兩難,他知道國民黨的選舉文化,知道有些人是靠賄選當選公職,所以堅持改革,但黨內山頭林立,改革必遭反彈,而國民黨長期以來又沒有培養新生代,結果推出沒有知名度的新人,加上派系為利益傾輒,山頭紛紛作壁上觀,這樣國民黨怎可能勝選?
改革是正確的,國民黨若不能清清白白選舉,即使維持國會四分之三以上席次,仍然是「黑心治國」,如同消費者對三十九元便當不放心,大家對「黑心商品」都怕到了,怎會不擔心「黑心治國」?
這幾次選舉還可觀察到,陳水扁不見了!沒人再提到陳水扁!
當初社會要求民進黨與陳水扁切割,否則萬劫不復,民進黨擔心獨派反彈,表面不敢承諾,卻與陳水扁漸行漸遠,果然走出自己的天空。
一個黨逐漸脫離貪腐,另一個黨卻陷入賄選的腐敗,選民雪亮的眼睛怎麼會看不清楚?
五十元便當是因應不景氣而出,只要不是黑心商品,薄利多銷而打出一片天是必然的。國民黨一年多來施政失去民心,如果不能因應困局,大刀闊斧改革,而地方派系又不能為大局著想,則二○一二年失去政權,覆巢之下無完卵,大家也都沒有一片天了。
當然,馬政府、國民黨要走出連敗困局,最重要的還是政績,基本上中央政府目前的政策,應該是正確的長久之計,但也須緩和症狀的良方,再逐漸調養,以舒緩民怨,而且必須作好政策溝通,說清楚講明白,不要讓人民產生疑慮,否則下月的四席立委補選,甚至年底的五都首長選舉,國民黨還是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