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青年返鄉 均衡城鄉發展

流風(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2010.01.08
426觀看次
字級

媒體報導,花蓮吉安鄉農會發現,原本因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移的情況,近來似乎反轉,不少年輕人返鄉投入農業工作,年輕農夫增加,解決了農業人口斷層問題。

吉安鄉農會對青年返鄉務農樂觀其成,因為年輕人創意點子多,會讓農業生產與營銷方法多樣化,對農業發展是大利多。

其實這波青年返鄉就業潮,主因是經濟不景氣,年輕人在都會區找工作愈來愈難,乾脆回鄉,除了務農,也有媒體報導,不少年輕人繼承家業,接手經營家裡的小吃攤、小型店鋪。

我認為,青年返鄉就業是好事,如果政府能加把勁推動,應該能相當程度的消化失業人口。因為,失業人口有很大部分來自工作的代際流動失敗,在唯有讀書高的台灣社會,從社會聲望較低工作的父母,希望下一代不要再從事這些工作,多半辛苦賺錢栽培孩子拿到高學歷文憑。

然而,社會並沒有創造足以吸納中下階層子女向上流動的工作機會,甚至因產業外移與金融海嘯帶來的不景氣,白領工作不增反減,年輕人畢業後在都市找工作困難,但因背負父母期許,不敢回家繼承家業。

其實,返鄉繼承家業並沒有不好,過往人們看輕的農業與攤販、小吃(微型企業),如果能加入年輕人的點子和創意,也許能拉抬工作的地位,日本有很多傳承數百年、十餘代的老店,販售的很可能只是一味簡單的甜食,或掃把、剪刀等生活用品,但經營者受人尊敬,因為他們堅守崗位、精益求精,成為行業的翹楚,而產品也能以高價賣出。

農業與小吃可說是台灣值得驕傲的產業,政府相關單位應調查這方面的勞動力需求,把「立即上工計畫」預算撥出一些輔導青年返鄉、下鄉就業,無論是繼承家業,或到有人力需求的農家、小吃店擔任雇員或學徒,不但能化解白領工作不足的問題,而且可使都會區租、購屋需求降低,紓解都會區的高房價,加上地方與鄉村人口外流嚴重,商圈不斷縮小,青年返鄉可為帶來消費與稅賦人口,解決城鄉發展不均的問題。
流風(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