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科技大學團隊,以循環使用地下水來冷卻冷氣機,取代大樓屋頂上龐大的冷卻水塔,不僅美觀還能省水、省電、杜絕噪音,台北捷運局對此項技術充滿高度興趣。
台科大產學合作中心與聯盟學校昨天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行「二○一○產學綠色奇機」綠能成果發表會,展示台科大、明志、明新、聖約翰、清雲科大以及南亞技術學院等六所學校綠能團隊研發成果。現場展出二十項綠能技術,以台科大營建系教授廖洪鈞團隊的「冷卻水塔不見了」最受矚目。
台科大營建工程系博士候選人郭治平說,大樓冷氣機多透過冷卻水塔,以大量水循環散熱,風扇排出的熱易累積在盆地內,造成都市熱島效應,還有占地、噪音問題,更是都市景觀的毒瘤。
他說,這項技術是從深五十公尺的礫石層抽出地下水,經過熱交換器進行冷氣機冷卻,二十秒內完成循環,再將熱水排回地下水層,完全不需使用自來水,可大幅省水,還可省電百分之五。
郭治平表示,熱交換器的體積不到一般冷卻水塔的百分之二,不論放在大樓地下室或屋頂上,都不妨礙景觀,更可解決徵地問題。
聖約翰科大也發展出浮動爐心的節能瓦斯爐、南亞技術學院研發太陽能水塔儲水電子化監控系統、明志科大則嘗試以藻類外的材料提煉生質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