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二○一○年版「中國外交」白皮書編撰工作正式啟動,預計今年中公開發行。中國外交部授權香港《文匯報》,提前披露和刊載部分內容,新版外交白皮書首次提出「安全外交」概念,將大力加強安全外交,捍衛國家主權與安全利益。
白皮書由外交部政策規畫司主編,自一九八七年來每年出版一卷,準確、全面地闡述中國的外交政策和中國對國際形勢的最新看法。
新版白皮書說,中國大力加強「安全外交」,並提及中國對新疆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某些國家領導人會見達賴等的處理,表示「堅定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
白皮書開篇即從六大方面闡述中國對國際形勢的最新看法。白皮書稱,在國際金融危機作用下,國際力量發生新的變化,國際體系格局開啟重大變革,各種全球性問題引發激烈博弈,主要大國戰略深刻調整,中國國際地位進一步躍升。進入後危機時代,中國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但總的看「機遇大於挑戰」。
書中稱,國際社會更加重視中國的作用和發展經驗,但同時也存在高估中國發展水平,要求中國承擔超出自身發展階段和實力的責任,甚至故意散布「中國威脅論」的現象。
白皮書指出,世界經濟自二○○ 九年夏末,開始出現止穩回升的積極跡象,但全面復甦的基礎仍不牢靠。
白皮書認為,開發中大國在世界經濟格局和國際政治舞台上份量不斷加重,日益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和成長點,解決全球問題的主要參與者,推動國際體系改革的生力軍。「但從總體上看,西方在經濟科技上仍占據明顯優勢,在國際體系中仍處於主導地位,這一格局短期內還難以根本改變。」
白皮書認為,大國關係新一輪調整互動的主線,是既競爭又合作,大國之間的協調合作明顯增多,相互關係的務實性和穩定性有所上升,但利益差異不會消失,矛盾與摩擦也不可避免。
對於全球性挑戰和地區熱點,白皮書總結指出,氣候變化問題已上升為國際合作與競爭的焦點之一。核裁軍、核安全和防擴散問題,在國際議程中占據重要位置。
白皮書稱,亞太地區格局加速演變,在國際格局中地位上升。北韓核、伊朗核等焦點問題起伏不定,阿富汗、巴基斯坦安全形勢嚴峻。中國周邊環境總體保持穩定,但是也存在一些變數,形勢變化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