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市售泡麵的外包裝圖例不等於實際內容物,早就是公開的事實,消基會為了解消費者對於各家泡麵在這方面的評價,進行抽樣和問卷調查,證實所有樣品圖示都「僅供參考」,還有近三成產品的包裝和內容物「差很大」。
消基會針對十五件泡麵產品,請二十六位消費者做為評審人員,依該品牌泡麵的實際內容物與外包裝圖示的差異程度評分,總分愈高代表包裝與內容差愈多,滿分為一百三十分。
「維力麵媽媽麵」以一百二十八分獲選為差異最大產品,外包裝上所示的肉片、葉菜、玉米和紅蘿蔔,一拆開卻只有蔥末和紅蘿蔔末;「Paldo高麗麵」、「出前一丁九州豬骨濃湯麵」、「大補帖麻油雞細麵」等三樣產品都達一百二十分以上。
同時,所有的產品在外包裝上都印有「圖示僅供參考、實際內容物參見標示」小型字樣,消基會促請業者立即更改產品名稱,如「麻油雞細麵」並未含麻油雞,即應改「麻油雞『湯』細麵」;消費者也有權要求業者依圖示提供完全相同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