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父名聰 終身不吃蔥

范志新 |2010.01.07
851觀看次
字級

說到避家諱的矯情,故事很多,每每令人發噱。
宋代筆記如《避暑錄》、《澠水燕談》、《癸辛雜識》都說到一個叫徐積的人,官楚州教授,因為父名「石」,終身不用石器;道路遇石,常常跳躍而過;遇石橋,一定讓人背負以過。偶然不小心誤踐石上,必然嗚咽流涕。連著錄此事諸公,亦以為避諱得不近人情。徐積諱石,劉溫叟諱樂。劉父名岳,溫叟因終身不聽樂。碰到大朝會有樂,亦託辭離去。倘赴內宴,聞樂奏,回家後哭泣移時,說:「若不是君命,不至如此。」劉亦宋人。
唐人袁師德則因父名「高」,而終身不食「糕」,見《嘉話錄》。明人胡繼祖,父名「聰」,終身不敢吃「蔥」。郭美,父名「芝」,平生不吃「豬肉」,以鄉間稱「豬」為「芝」,音相同。因避諱而損口福,有人不幹。《隋書.劉臻傳》說,臻性好吃「蜆」,以音同父諱,呼為「扁螺」。《顏氏家訓.勉學篇》又載蔡朗父諱「純」,因呼「蓴」為「露葵」,是巧改名目,不減口福。
上行下效,社會一時之風尚,多半由上層的意識形態所操縱。唐代君主自以為老子後裔,奉「李」為國姓,因立律條:取得「鯉魚」即放,不得吃、賣。違者杖六十。《舊唐書·玄宗紀》:「開元三年二月,禁斷天下採捕鯉魚。」《新唐書》則作十九年正月,看來,這條唐律,起於唐明皇。風行草偃,所以有袁、徐、劉溫叟諸人的矯情。劉臻,隋人;蔡朗,東漢人,事皆在唐宋之前,所以能隨機應變,不固守成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