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以前任教學校的校長……
那一年,學校人事新舊交替,二十幾位新進教師,連校長都是新的,以官階與年齡成正比來說,新校長當屬「年少得志」。雖說「年少」,處理起大學校糾結的行政人事,卻能表現出不慍不火的態度,處處留餘地的仁慈。
當老師的人都知道,要教出一位「一百分」的學生容易,要教出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可就難得了。
教師晨會時,校長說了一個故事,原意是要大家協調,化解衝突,卻意外地交代了子孫早發的因由:
校長的母親在世時,種了滿園的珍貴藥草,濟世救人,母親往生後,校長北上任教職,一路歷練老師、組長到主任的職務,不久旋即接任校長職務。公務繁忙,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回老家,一回家,看到的竟是滿園的大波斯菊,母親在世時栽種的滿園珍奇藥草已不復見。
原來,校長的父親認為妻子辛苦照料滿園的藥草,濟世救人,並沒能為妻子添壽,還不如種大波斯菊,不需費心照顧,自己還可以觀賞,路人見了,也是賞心悅目。
校長勸老父,母親當年開始種藥草,一心只為濟世救人,而不是為了替自己延壽呀?何必遷怒於滿園的救命仙藥,懷念母親應該是繼承她的遺志呀!
人生事常常「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其實校長的母親的德行,早已深植在子孫心中,悄悄栽下一座善心善念的園地。
世界上每一件發生的事皆有其前因後果,一個人做了壞事,多年以後,甚至隔好幾世,上天會用幾近荒謬的不幸來問他「當初為什麼要那麼做?」同樣的,一個人做了好事,這一世或自身未見受益,總會福蔭子孫或在人生轉折處化險為夷,了透上天原來如此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