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讀後感--叢林充電

涵涵/輯錄 |2006.05.14
506觀看次
字級

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癱軟在舒適的沙發上,只想好好休息,卻又無法全然放鬆,手中只好隨意轉換著電視頻道,腦袋依舊空白。不經意看到一個訊息,佛光山要舉辦短期出家的活動,心想「也許有機會放下像手機等令人厭煩的物品,換得幾日清閒應該也不錯吧!」看看舉辦日期正好與我的假期配合,就起了想去嘗試看看的念頭,但隨即閃過昔日曾看到那閉塞的老寺廟與苦行的老比丘,不禁又在懷疑自己真的要去參嗎?

午后,與玉莉聊著公司的一些瑣事時,順口說出想參與佛光山所辦的短期出家活動,可是內心不由自主產生一種恐懼與害怕,此時,玉莉才告訴我她是佛光山的青年,她說:「佛光山寺並非如我想像中的閉塞,而是因應人們現代的需求,做為一種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正信宗教。」但我心中仍有所疑慮,拗不過玉莉誠摯的邀約,就與她一起到佛光山一遊。

我們來到佛光山的普賢殿,玉莉與法師打招呼後,就坐在普賢殿外的花園裡,喝著法師熱誠捧來的桂花茶,便聊起佛光山創建緣起與人間佛教的理念,在敘述的過程中,激起我內心漪漣的一句話:「人間佛教的弘揚,是要把佛法實在人間,融入到生活裡,深植每個人的心田中,讓人人心中有佛。」這一句話破解了我對佛教嚴重的偏見。

現在是多元化的時代,就連宗教的宣揚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感動此處所提倡之「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理念,藉由日常生活中對佛法的運用,讓佛教不再是那千古保守的寺院。我珍惜這樣的因緣,決定給自己生命中不一樣的學習與體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