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煩惱與出涅槃的情況,其第四句為:
*第四四句--雙非斷四句
第四的四句:初句「非斷非不斷(煩惱)、非出非不出(涅槃)」;第二句「非斷非不斷(煩惱)、出(涅槃)」;第三句「非斷非不斷(煩惱)、不出(涅槃)」;第四句「非斷非不斷(煩惱)、亦出亦不出(涅槃)」。
初句乃體悟真理;第二句是體法(空)出假的菩薩;第三句是體法空的二乘;第四句指體法入空的菩薩。斷煩惱與出涅槃的的十六句內容,如下圖:
若將斷、不斷煩惱,入、不入涅槃;以及出、不出涅槃各十六句,加上兩根本四句,共四十句。若出、入涅槃各十六句,加上四根本句即三十六句。
問:三十六句中,只是三藏教與通教教義,也可以通別教、圓教教義嗎?
答:在體悟法的意義上,是無所不包的。假使要各別論述別教與圓教,也有四門可以分別:其根本四句是:「不斷(煩惱)、不入(涅槃)」,空門也;「斷(煩惱)、入(涅槃)」,有門也;「亦斷亦不斷(煩惱)、亦入亦不入(涅槃)」,亦空亦有門也;「非斷非不斷(煩惱)、非入非不入(涅槃)」,即非空非有門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