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9億 海上絲綢之路 開館

 |2009.12.25
7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香港電】中國「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二十四日舉行開館儀式。這座專門安置、保護、研究和陳列,有關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實物的博物館,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入住兩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

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地處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耗資人民幣兩億元(約台幣九億四千四百六十二萬元)。場館負責人介紹,考古工作人員正在爭取把發掘過程常態化,既讓公眾看到整理展示的文物,更可欣賞文物挖掘全過程。

據了解,「南海一號」的文物總量約為五萬至八萬件,目前已打撈出水的文物六千多件,其中完好無損的陶瓷多達四千五百件。

開館首日在博物館的珍品展廳重點展出的是「南海一號」的出水文物,包括陶瓷、金銀銅器、石雕、錢幣等。

海上絲路博物館由五個不規則、大小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外型遠眺猶如古船龍骨,整體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海鷗。

「南海一號」出土的文物存放於六號宮內,六號宮是完全模仿古代造船龍骨的骨架搭建的展廳空間。置身其中,彷彿處在古船核心艙位。「南海一號」的出土文物以瓷器為主,集合江西景德鎮窯、福建德化窯、福建瓷灶窯、福建義窯、浙江龍泉窯等中國古代名窯的製品。

「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主體工程,陽江市政府畫撥用地近十三萬平方公尺,於二○○五年十二月動工,今年十一月竣工,主館總面積一萬二千多平方公尺,建築面積一萬九千多平方公尺,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唯一的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