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教育部推動免費營養午餐,明年度先補助九至十二月,將補助各縣市政府百分之七十經費、其餘百分之三十由各縣市自籌。台中市教育處昨天表示,「不會跟進這項政策」。台中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廖永鈞也支持教育處的做法,認為應有條件補助,非全面補助。
教育處副處長葉俊傑昨天表示,全市國中、小學生人數接近十四萬人,吃不起營養午餐近八千人,占總學生數近百分之六,換句話說,一百個人有六名學童吃不起營養午餐。
葉俊傑說,依照教育部的政策,台中市自籌百分之三十營養午餐經費至少要三億二千多萬元,若明年底縣市合併後,學生人數增加至三十二萬人,自籌款要達近七億七千八百萬,會排擠其他教育預算。
葉俊傑分析,縣市合併後,若實施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教育部補助百分之七十約二十億,但都只能使用在營養午餐,不能做其他經費使用;不論是地方自籌或中央補助,這筆款項都會排擠地方、中央其他教育預算,例如課後輔導補助、學用品、學校經常性開支。台中市教育處的決議,仍將呈報市長核准;葉俊傑說,縣市合併後,對貧困學童午餐的照顧預算不會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