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憂鬱症已被世衛組織列為三大疾病之一,但是何謂憂鬱症、民眾要如何幫助自己走出憂鬱谷等問題,仍困擾著許多人。為尋找問題解答,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人間福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宗教團體等昨天舉行「宗教信仰 憂鬱症座談會」,邀請多位貴賓暢談憂鬱症,現場超過七百位的聽眾。
擔任主持人的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表示,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癌症、愛滋病、憂鬱症並列為本世紀三大疾病,因此主辦單位特別舉行這場座談會,讓民眾認識憂鬱、走出憂鬱。
甫開場,先由花蓮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進行「從神經科學看憂鬱症」的專題演說,告訴聽眾關於憂鬱症的醫學史與診斷知識,並分析核磁共震及正子掃瞄對憂鬱症的新療效。
此外,南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慧開法師、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牧養事工蔡茂堂牧師、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會士葉寶貴修女,分別從宗教觀點出發,談信仰對憂鬱症患的助益。
談到現代人如何培養面對壓力的力量,慧開法師表示民眾不要害怕面對挑戰、更不要以世俗成敗論英雄;強調防治憂鬱症良方就是從「心」做起,用「慈悲」與「智慧」面對壓力,將負面情緒轉為正面力量。
而蔡茂堂牧師則建議民眾應設定合理目標、承擔適當責任,親近知心良友、不要拒絕別人的幫助,透過人際與宗教的支持,幫自己走出生命憂谷。葉寶貴修女則認為治療憂鬱症的秘方就在於「愛」,不只憂鬱症患者需要家人、朋友給予真誠支持,陪伴者也需要藉宗教信仰來補充能量。
國泰醫院醫師邱偉哲則建議憂鬱症患者,可在看診前先作心情筆記,藉此幫助醫生進行更妥適的治療。終身義工張琪則分享自身的義工經驗,強調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最後,主辦單位還邀請身體工作坊 執行長郭懷慈帶領聽眾進行一場「體驗活動」,教大家如何用音樂來幫自己平衡情緒、透過節奏律動來放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