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外界擔心大陸學歷採認後,可能引發「磁吸效應」,讓更多台灣學生到對岸就學,導致國內人才外流。針對這項疑慮,教育部昨天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舉辦的最後一場「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台就學規畫及配套措施公聽會」上,再次強調,目前大陸學歷採認只就第一階段,也就是九八五工程的四十一所大學為主,未來正式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初期也將先以招收應屆畢業陸生為主。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表示,未來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後,在「對等原則」下,台灣將會與大陸教育當局協商,要求大陸四十一所重點大學招收的台灣學生總數,不能超過台灣招收的來台陸生人數。換句話說,現階段最多招收兩千名學生。
除了招生人數有限制,各界更關切的是,究竟大陸學歷採認是否有「溯及既往」?對此,林聰明說,開放陸生來台政策須循序漸進,參考多方觀點;教育部會傾聽各界意見,進行全盤考量。
此外,也有人擔心大陸假學歷氾濫,會影響教育品質。林聰明說,大陸近年針對學歷查證相當嚴謹,還設立認證中心查證學歷是否造假。以來台就讀的陸生為例,台灣教育當局除了會掌握來台就學的大陸學生名冊外,大陸的認證中心也會開立陸生學歷證明,因此不用過度擔心。
公聽會也出現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與前往大陸就學的台生會意見不合的場面,兩方各執立場。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呼籲,國內教育當局不能承認大陸醫學系學歷,台生會則訴求教育部不應厚此薄彼,要一視同仁看待前往大陸就讀醫學領域的台生。
由於不少民眾和學生抱怨,公聽會都辦在上班日,教育部將加開三場公聽會,北中南各一,在假日或晚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