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傳統療法為剖腹並做全胃切除,台中榮總臨床經驗顯示,無法動大手術者可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不但復原快,預後良好;而且藉由放大內視鏡及內視鏡超音波的檢查,有助及時診斷出病症。
一名八十一歲糖尿病男性病患,於就醫前一個月中風,因腹脹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兩公分的早期胃癌,但基於其年紀大、糖尿病及近期中風之病史,醫師評估傳統手術恐風險過高,決定施予「經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除術」;患者術後第四天出院,復原良好無併發症。
胃腸科醫師柯忠旺指出,執行內視鏡黏膜切除時,術前評估很重要,其條件包括未發現淋巴轉移且分化良好之黏膜層腺癌;小於兩公分之表面突出型、凹陷型小於一公分且無潰瘍或瘢痕;病患屬於高手術風險之患者或拒絕傳統剖腹式次全胃切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