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怨》台灣高中生23學科 冠全球

 |2009.12.18
8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教改體檢總論壇昨天召開年終記者會,檢討台灣教育的「怨」與「願」,邀家長團體和高中老師座談,並公布一名國三生寫的告白信,從七年級就面臨考基測的壓力,上國中只代表「更多更多的考試」;每節下課,同學總是往籃球場衝,回家就拚命上網,藉此紓解課業壓力。很多人對課業愈來越愈反感,「常常連做都不做就想放棄。」

二○○九年台灣教育充滿青春之「怨」,國中生怨「為何是蒼白的十五歲」,上了國中幾乎是苦難的開始;高中老師也替學生叫屈,台灣高中生要上二十三門學科,負擔居全球之冠,忙得只能利用上課時間吃飯。

大學生家長也怨,因為孩子回家說,上課蹺課、考試印小抄作弊,「大家都這麼做,不做很笨」。

中山女高老師段心儀則痛批,高中課綱「不及格」,總共要上二十三門課,高中生應付學科及活動,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結果「吃飯時間變成上課時間」。她常遇到學生下一堂要趕著參加比賽,校方要求提早十五分鐘吃飯,或因特殊狀況來不及吃早餐。久而久之,上課吃東西就變成理所當然。若是新進老師進來,看到全班都在吃東西,也不敢管,這是值得全國正視的問題。

台北市教育關懷會常務理事樂淑樺有兩個小孩,一個讀國三,一個讀研究所。她抱怨說,教科書薄薄一本,參考書是數十倍重,把孩子都壓垮了。

樂淑樺也憂心大學生愈來愈沒有羞恥心,不僅上課蹺課,考試前還到處蒐集筆記「縮印」成小小本,帶進考場準備作弊,她讀研究所的孩子雖然很用功,但是反映同學的心態說:「大家都這麼做,不做很笨!」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她前幾天看到一群高中生,看起來「吃不好、睡不飽、跑不動、學不了」的孩子,十七、八歲的孩子走路是用拖的,穿的衣服垮垮的。她質疑中學六年,抽離考試之後,還剩下什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