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教育部昨天就開放陸生來台及採認大陸學歷舉辦公聽會,吸引不少教育界人士及學生家長關心。教育部常務次長陳益興表示,要聽取不同聲音,降低政策錯誤率,並視成效調整。
教育部昨天在新竹市文化局舉辦「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台就學規畫及配套措施公聽會」,吸引包括新竹清華、玄奘大學、元培科大、苗栗仁德醫護專校等校老師、校務人員和學生參與。
現場有不少發言質疑開放陸生來台恐造成兩岸通婚人數增加,並擔憂陸生滯台搶工作;另外,也有清大電機系博士生質疑台灣科技產學合作,恐透過兩岸學術交流造成高科技機密外流;還有學校老師希望能以透明化機制,保障台灣學生競爭力。
另外,也有不少子女在大陸就讀的家長表示,大陸求學辛苦,同學都很認真,且來自世界各地名校,競爭激烈。學歷若不被台灣採認,很不公平。
陳益興表示,政府相關施政一定會建立「防錯機制」,舉辦公聽會就是要聽取不同聲音,降低政策錯誤機率。另外,現場有民眾質疑若這項政策是「階段性、漸進式」,是否就代表未來是朝向開放?陳益興說,「漸進式」的用詞的確會造成誤解,未來將視實施成效調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