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話說兒皇帝

張天野 |2009.12.14
1074觀看次
字級

提起兒皇帝,人們自然會想起那位臭名卓著的後晉皇帝--石敬瑭,並斥之為「漢奸」。

罵石皇帝「漢奸」是有些冤枉他了。石敬瑭是唐末五代沙陀部人,沙陀源於西突厥處月部。唐初處月散居於今新疆準噶爾盆地東南、天山山脈東部巴里坤一帶,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後來唐朝將其遷至河東,唐末天下大亂,沙陀人走上歷史前台,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三個政權。由此看來,人家老石非漢人,頂多罵他個「沙奸」;「漢奸」這頂帽子,貨不對板啊。

石敬瑭做過後唐的戰將和駙馬,為求自保,乃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借其勢而建立後晉,尊耶律德光為父皇,自稱「兒皇帝」。石敬瑭的這次割地可以說改變了歷史進程,從此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幾乎無險可守。

石敬瑭最為人詬病的是,稱比他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為父,再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僅此一點就被儒家罵個狗血噴頭。此後北漢對遼稱侄皇帝,北宋與遼以兄弟相稱,南宋與金以侄叔相稱,再也不敢挑戰這條人倫底線了。

縱觀石敬瑭一生,初以驍勇善戰發跡,繼因廉政而聞名。他既禮賢下士和納諫,又懂得體恤老百姓的苦楚,對一個武人皇帝而言,這殊為難得。

石敬瑭向契丹借兵,開的是空頭支票,做了皇帝後又講「誠信」,將空頭支票兌現。誠信以這樣方式在歷史上出現,真讓人哭笑不得。想來石皇帝的臉皮還不夠「厚」,也不夠「黑」!

其實,歷史上還有另一種兒皇帝。老皇帝當皇帝膩歪了,把位子讓給兒子坐,自己當太上皇,樂得享清閒,像清代的嘉慶帝當皇帝的前四年,一直生活在乾隆的陰影下,很是鬱悶;還有的情形是,兒子太強勢了,逼迫老爸把大位讓給自己,去當一點實權也沒有的太上皇,像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樣作的,這樣的兒皇帝大概作起來是最舒心的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