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國姓訊】南投縣國姓鄉猴洞坑自然資源保育協會義工,最近在保育區內拍到台灣特有亞種鳥類,黑枕藍鶲築巢育雛的完整過程,不僅影片珍貴,義工們還注意到黑枕藍鶲築巢「內外兼修」,也更堅定大家珍愛維護猴洞坑自然環境的信念。
位在國姓鄉大旗村的猴洞坑自然資源保育區,從十年前九二一震災後,當地村民發起成立,持續封溪禁獵,加上逐漸將檳榔、果樹等作物栽培,改成不用除草劑盡量施有機肥,還擴大造林,如今已讓整個六百公頃保育區蛻變成經常能和野生鳥類、動物不期而遇的自然樂園。
保育協會理事邱金章指出,最近協會義工拍攝了五對台灣特有亞種黑枕藍鶲的築巢育雛過程,見識到雌雄鳥共同育雛的黑枕藍鶲,精細打造漏斗狀鳥巢的智慧,原來黑枕藍鶲還懂得以蜘蛛絲黏性強化鳥巢結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黑枕藍鶲築巢到孵蛋、幼雛破殼、學飛離巢,雖然只有半個多月,牠們卻將鳥巢做得堅固耐用,且內外都整理的乾淨整潔,甚至還有雌雄鳥用喙「接力」叼走雛鳥排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