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代表團,在本屆香港東亞運,十日靠網球拿下三金、游泳一金,今、明兩天剩下的項目,我奪金機率不大,離預估的九至十一金目標漸行漸遠。
今、明中華代表團主要賽程,包含保齡球盟主賽、羽球男女子單雙打,自由車男子個人公路賽、柔道男女子、武術套路、田徑男女子的長短跑及四百公尺接力賽,在中國(田徑、羽球、武術)、日本(柔道)等傳統強國環伺下,要從中突圍並不容易。
賽前,體委會副主委陳顯宗,曾預估金牌數在九到十一面之間,不過被設定為「金庫」的花式撞球九號球項目,張舒涵首場即出師不利,結果林沅君拿銅、柳信美轉戰司諾克遭淘汰、呂輝展第一輪出局,連「撞球之子」楊清順也在金牌戰慘遭逆轉,最終撞球代表團僅以二銀三銅作收。
台灣昔日「保齡球王國」的威名,也有如保齡球運動在台灣的景氣一樣「直直落」,目前只在男子雙人賽拿下一銀一銅成績。
跆拳道跟網球是最爭氣的項目。總計跆拳道踢下摘下二金、九銀、五銅,參賽選手都有拿牌;網球在上屆拿下四金,本屆在楊宗樺、詹詠然傷退下還能拿下三金,算是不錯了。
最「金」奇的非程琬容莫屬!十月她在台中全運會拿下八金,擠下泳后楊金桂,顯示她狀況出奇的好,十日更在女子四百公尺混合式,拿下我東亞運泳史上第一面金牌,還破大會紀錄。
對參賽國或地區而言,除了地主,東亞運一般派出的以國家隊二軍為主,為的就是備戰未來的亞、奧運以及培養新秀。
目前的六金中,三面網球、兩面跆拳道,一面游泳;以金牌「純度」來說,網球面對的選手,幾乎都是世界排名比我選手低者
;跆拳道共六十九位選手參賽,頒出四十八面獎牌(金銀銅各三分之一),得牌率近七成,除了游泳貨真價實,放眼明年廣州亞運,台灣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