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公布九十九高中國文課綱草案,文言文比率調整為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六十五,文言文參考文選從四十篇減為三十篇,其中台灣題材由八篇減為三篇,並擴大文化經典取材,選修科目增列「國學常識」;草案也授權各高中自選中外文學名著,學生每學期要做閱讀報告。成績評量考試占七成,寫作占三成,預定九十九年九月實施,目前國二生適用。
考試會引導教學,目前大考中心對學測和指考命題,國文科文言文和白話文比率都遵照課綱規定,各約百分之五十。大考中心副主任沈青嵩表示,九九課綱文言文若改採彈性比率,對命題技術較有利,未來大考中心命題不會超越課綱規定。
教育部昨天舉辦高中國文課綱草案公聽會,將由課綱委員、玄奘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羅宗濤擔任草案說明引言人。
九九國文課綱草案的特色之一是重拾經典文學。雖然文言文選文減為三十篇,但一度被取消的李斯《諫逐客書》、魏徵《諫太宗十思疏》,重新被選入,並明定每冊課文應選一課文化經典教材,選材範圍包括:《詩經》、《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
此外,選修項目新增「國學常識」,且規定高一、高二至少要開一門選修課。
重視寫作能力,則是九九國文課綱另一特色。高一至高三上,每學期要有四篇寫作練習,高三下要寫三篇。老師還要指導學生選讀中外文學文化名著,並要求學生每學期完成一篇閱讀報告。
高中國文科成績計算,草案也有規範,日常考查、定期考查成績占百分之七十,寫作練習、文學文化名著閱讀報告及各式作業占百分之三十。
教育部舉辦四場公聽會,希望取得共識,明年二、三月公布國文課綱方案,九十九年九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