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兩岸學術交流愈來愈頻繁,多數大學校長期盼開放陸生來台就學。除了教育部前陣子公布第一階段將先採認「九八五工程」四十一所大陸大學學歷外,高教司昨天表示,未來將考慮推動第二階段設有研究生的五十五所高校、第三階段則考慮擴充至「二一一工程」的一百一十二所學校,但是排除軍警校院。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廖高賢表示,有關「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修正案目前還在立法院審議,除了第一階段先開放採認的四十一所學校外,第二、三階段將考慮要陸續採認「二一一工程」的大陸重點學校。
所謂的「二一一工程」指的是中國當年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重點打造一百所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學校名單包括江南、南京農業、中國藥科、廈門、雲南、蘭州、福州大學等校。
而有關國內大學招收大陸生的程序也有相關規定。廖高賢說表示,國內大學將以「聯合招生」為原則,招生採「申請制」,須經過筆試、甄審、書面審查等程序。大陸生來台就學人數以總量限制的百分之一為主,各校申請則以學校學生總數百分之二為限,但離島學校則可以專案方式辦理,擴增招生名額。
除計畫未來將增加採認的大陸學歷學校與招生方式外,針對陸生來台就學的停留時間,教育部也有規定。廖高賢指出,依照「大陸地區學生來台就學及停留辦法」規定,陸生須在開學前一個月才能入境台灣,在台停留時間以兩年為限,但校方可視修業情況予以延長,但每次延長不得超過兩年。陸生在台期間,學校須定期通報學生行蹤,若陸生有休退學或身分變更等情況發生,教育部要立刻通報教育部、陸委會及移民署。
至於學歷採認是否溯及既往?教育部目前規畫,若追溯就以民國八十六年起算;若不追溯,則辦理學歷甄試,起算時間點可能更早到民國八十一年兩岸關係條例通過時,即八十一年後就讀開放名單內學校者,可在通過甄試後取得同等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