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宜蘭縣五結鄉普賢慈善育幼院的創辦人比丘尼真融法師,先後收留養育了七十多位孩童,經費主要來自販售院方自製的菜脯與外界捐款,十二年來默默行善,發揮無私的慈悲。
五十歲的真融法師,於十一年前在蘇澳發現一對六歲與七歲的小兄弟,他們的父親嗜酒又沒工作,母親離去,只好在當地的白米溪附近流浪,於是決定收留這對小兄弟。
隔年,有人告訴真融法師,位於五結鄉的一棟別墅有意轉讓,要價一千一百萬元。他當時手中只有四百多萬元,後來向銀行貸款八百多萬,才買下房子。
育幼院開設的前幾年,一切生活經費皆仰賴真融法師獨力張羅。還好他所製作的菜脯口味不錯,受到台北一名經營連鎖餐飲業的信眾青睞,於是固定向他購買。
真融法師說,為貼補開銷、讓院童過得更好,便開始大量製作菜脯,並對外販賣給其他信眾,同時靠著自己做資源回收與外界捐款,貼補全院的開支。
過去真融法師每天除了自己的早晚課,還須親自分多次接送院童到附近學校上下課,更要煮飯、幫他們洗澡、教導功課等,忙到不可開交。他說,育幼院成立十二年來,先後共收容七十多位孩童,目前院內還有八名院童,最大者十八歲,最小的一歲多。
真融法師表示,這些孩童都有著令人心酸的身世。有的是因未成年生子,自己無法撫養或怕家人知道,就放棄自己的親生骨肉,送到育幼院。
「為了讓未成年的未婚媽媽能重新開始,以後有個好歸宿,我才會收容棄嬰。」真融法師認為,如果對方已成年,應有能力撫養,育幼院不會收容,這是他的堅持。
他說,一些孩子剛到育幼院時,有的衣衫襤褸,有的行為偏差,有的幾乎不受教、不懂禮貌,甚至還有未曾在家洗過澡,必須強押他們到浴室沖洗。後經真融法師的教導,現在這些孩童見到訪客都會問好、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