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救氣候
升溫4度後地球不再美麗
如果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攝氏4度(約華氏7度),我們稱作家園這個行星將不再適合人居。就在各國元首壓抑各界對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的期待之際,許多專家提出警告,地球暖化程度超過工業革命前氣溫達4度C,是非常可能的。
一旦氣溫超出了這個關卡,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呢?人們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海洋將上升至少一公尺,淹沒部分島國,並迫使孟加拉、泰國、越南和其他臨海地區上億人口湧向地勢較高的區域。
北極區的溫度將飆升攝氏15度,相當於地球平均氣溫度上升的4倍。北極熊因無法覓得食物而絕種,成為民俗傳說的一部分。今年2月奪走170條人命的澳洲森林大火,將定期肆虐。
1/3甚至更多的亞馬遜雨林區將成為荒涼的灌木叢區。雨林裡珍貴稀有的動植物將遭到嚴重破壞。亞洲的永恆水源──喜馬拉雅山脈冰川,就要枯竭殆盡。
香港碳足跡高居世界第二
僅次於盧森堡
挪威發表的研究調查顯示,香港的高消費模式及進口產品充斥市場,導致每人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高居世界第二。
挪威一個科學家團隊針對73個經濟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比對,發現香港平均每人一年的碳足跡高達29噸,僅次於33噸的盧森堡(Luxembourg)。
研究報告採用2001年的數據,將香港的碳足跡列為世界最高者之一,甚至高過美國(28.6噸)、新加坡(24.1 噸)及英國(15.4噸)。香港的人口約為700萬。
進口產品的再製造及運輸過程的碳排放占了大部分,區內商業活動僅占總排放量的17%。這項數據遠比香港環境保護署發表的6.7噸更高。環保署的數據包含運輸及發電等國內排放量,但進口貨物的排放量則未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