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乏運動,全球每年超過兩百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乃在二○○二年推出「Move for Health」(健康動起來)主題,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也推出「運動人口倍增計畫」,已逐漸發揮效果,強身強國,非常可喜。
體委會最近公布「運動城市排行榜調查報告」,發現全國規律運動人口比率近三年逐步攀升,已由百分之十二點八一上升到十三點一四、十五點四八。以台閩地區總人口數推估,大約增加六十萬人。
規律運動人口必須符合 :一、每周運動三次以上 ;二、每次運動三十分鐘以上;三、運動脈搏在一百三十以上這套「三三三」標準。我國只有十之一、二的人做得到,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環境配合十分重要。最重視民眾運動的縣市長馬英九、為民眾辦活動頻率最高的連江縣得到六成以上民眾認同,但並列運動環境最友善城市榜首的台北市和金門縣,才得到三十三分,其他縣市更要多加油。
個人方面,年齡愈高,和十八至二十九歲的年輕族群,以及男性、學生和軍公教的規律運動比率較高,女性、上班族和壯年族群必須努力迎頭趕上。
現代人由於飲食過度、運動不足,導致疾病纏身,加重家庭和健保醫療負擔。改善環境、推廣運動,是提升個人健康品質和根治健保虧損的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