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研究兩岸小學數學教材的學者楊瑞智說,近年大陸小學數學教科書內容有明顯進步,已從死板的練習,變得更重視「生活化」、「有趣」、「為什麼」,反而台灣部編版教科書「走回頭路」,不利於培養小學生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的能力。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務長楊瑞智表示,早年大陸的教科書內容很死板、重視計算能力及解題小技巧;台灣小學的教材則較活潑、重視邏輯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台灣的問題是,小學老師的數學教學能力沒有提升,以致部分教科書開始走回頭路,讓老師可以少費力氣去教書。
大陸的學制改為小學只讀五年,教學進度比台灣快,更出現小五段考出了國一程度的題目。
兩岸小學生在「英數達人」競賽較勁時,是否對台灣學生較不利?這點楊瑞智倒不擔心,他說,由美國和台灣學者共同命題的「英數達人」競賽,不是一看題目就知道答案,而要靠團隊合作思考才能解題,促成兩岸數學教育都能更重視「合作學習」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