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桃園市環海公司涉嫌向台鹽公司購買價格低廉的工業用鹽,改包裝後混充食用鹽,賣到全台各地大賣場,從中牟取六到十倍利潤,至少賣了三年,獲利上千萬元。高雄地檢署昨天偵訊負責人宋姓父女,並要求向環海公司購買食用鹽的大賣場立即將貨品下架。

「太缺德!」檢調人員說,工業用鹽未加碘,品質差,易有雜質及致癌成分滲入,長期食用恐有「碘缺乏危害症」,如甲狀腺肥大症,孕婦缺碘則會影響胎兒及兒童骨骼發育,也有兒童腦部發育遲緩等疑慮,環海公司竟然拿工業用鹽冒充食用鹽,簡直是賺「夭壽錢」。
高雄地檢署上月初接獲檢舉,指高雄地區有多家大賣場販售的食用鹽疑似拿工業用鹽混充,於是由民生犯罪專責組檢察官指揮高雄市調查處先到大賣場採樣送化驗,發現檢舉內容屬實,進而擴大追緝來源。 (圖/高雄地檢署提供)
檢調人員向高雄地區多家大賣場調閱進貨資料,查出這些有問題的食用鹽全是來自桃園市環海公司,昨天進一步會同桃園調查站及衛生、消保單位,在高雄市與桃園縣兩地同步行動;趕到桃園市環海公司倉庫時,發現整間倉庫內有堆積如山的工業用鹽,以及由工業用鹽重新包裝成的「天然鹽」與「天然粗鹽」。
檢調人員說,查扣的這些工業用鹽都是台鹽公司向澳洲進口,環海公司從民國九十五年間,陸續以每公斤二到三元的價格向台鹽公司買進,然後偽造標示「產地台灣」的名義,改換包裝「天然鹽」及「天然粗鹽」,混充食用鹽,再以每公斤二十到三十元的價格批發到全台各地的大賣場、超市。
高雄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俊力說,工業用鹽一般只做洗滌鍋爐、製作皮革、漂染布料及製造鹽酸等原料用途,長期食用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已依詐欺與妨害農工商罪嫌約談環海公司負責人宋姓父女。
檢調人員昨天到各大賣場、超市搜索後,除了逐一採樣,並要求業者將出自環海公司的鹽類產品全部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