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蘭教授批評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態度,引發各界討論後,台大前天舉行校慶典禮,好不容易靠五年五百億衝上世界百大,自然要好好慶祝,但校長李嗣涔在致詞時,學生仍打瞌睡、吃三明治、看書、聽MP3、打電動,遭媒體撻伐,認為校長在台上苦口婆心,台下學生各做各的,怎麼一點禮貌都沒有?台大人出了很大問題。
我倒覺得,歷來台灣學校的校慶,不外乎學生排排坐聽校長、老師或來賓訓話,大家都覺得無聊;在民主化的今天,一位演講的人不能光靠地位、頭銜就能贏得聽講人的尊重,現代學生都很務實(說功利也未嘗不可),對無趣卻不得不到場的演講,只好以睡覺作軟性抗議。
學生從小到大,每天早上都要參加升旗典禮,這不是學生自願的,是學校搬出校規,要學生參加的,而且師長在升旗台上有屋頂可遮陽,那管台下站著一堆曬太陽的學生?
別說「吃苦當吃補」這種風涼道德話,當老師和學生不能站在同樣的基準點,甚至是老師得利學生吃苦時,這種話聽在青春期的學生耳裡,更是諷刺。
為何大人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孩子究竟需要甚麼?演講時要談甚麼、怎麼談,才能引起學生注意?
近來媒體不斷報導的學生上課、聽講秩序不良,並由此推論學生品格、求學態度大有問題,是太過從老師的角度來看事情,而且不證自明的援引老師就須被尊重的封建思想。
老師的確要被尊重,但尊重須靠實力去贏得,而不是因社會賦予老師的權威。
可是,教育界始終不能理解現代孩子早就不理睬由地位、社會角色所賦予的權威,他們尊重的是有實力的人,而非頭銜、光環。
學生睡成一片,為什麼不檢討在台上演講的校長?說不定他的演講很無聊,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如果演講人換成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或美國總統歐巴馬,學生還會睡成一片嗎?
檢討學生不守規矩很容易,因為那是人們能直接看見的現象,問題是現象背後的成因是什麼,是否真如媒體和部分憂心教改的教授所檢討的,是學生品格不佳,秩序不好,態度太差?
「刮別人鬍子前,先刮乾淨自己的鬍子」,指責學生睡成一片很沒禮貌前,先想想自己的演講內容,只檢討孩子,是無法真正看見問題,並針對原因解決,別再拿過時的思維強迫學生遵守了,先把自己變成讓學生發自內心敬重、聆聽話語的師長吧!
王樵一(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