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新趨勢 吃素從心出發

曹麗蕙/文‧陳碧雲/攝 |2005.12.25
371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生動詼諧談吃素 以科學觀點破解素食迷思 發心學佛 吃素可長養慈悲心 提高精神力

近年素食養生風潮大興,吃素不僅僅是宗教信仰的實踐,也成為健康飲食的新趨勢,昨天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的第二場星雲大師佛學講座─「佛教素食十問」,星雲大師開宗明義指出,學佛不一定要吃素,但「吃素」主要是吃「心」,培養的是人的「慈悲心」,而眾生也都有生存的權利,倡導生權、慈悲,是彰顯社會的光明。此外,昨天星雲大師也露了一「口」好素菜,將畢生如何烹調素菜的絕學傳授給信眾,引起現場四千餘聽眾熱烈反應、氣氛溫馨。

繼「佛教管理十問」後,星雲大師第二場佛學講座「佛教素食十問」,吸引上千聽眾前來聆聽,開場時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帶領大眾唱誦「三寶頌」,吳伯雄說:「今天是平安愉快的耶誕夜,但最快樂的,莫過於在國父紀念館的聽眾,因為大家可以面對面親炙大師的慈悲和智慧。」昨晚出席的貴賓除吳伯雄外,還有《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麗雲、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校長趙寧、圓神出版社長簡志忠等四千人與會。
昨天探討的素食十問,包括「信佛、學佛一定要吃素嗎?」、「素食者可以吃雞蛋、乳酪、韭菜、五辛嗎?」、「蔬菜有生命嗎?吃蔬菜是否也是殺生?」、「素食者也有好多的分別,如吃早齋、六齋日、三淨肉、肉邊菜等,怎樣才叫清淨的素食呢?」、「吃素有什麼好處嗎?」、「吃素的人,有時吃一些以葷菜為名,或是做成素雞、素鴨、素鵝等形狀的素菜,乃至一些黑心素食,或是無殺心而吃,會有罪過嗎?」、「佛教准許殺生嗎?例如:用小動物做實驗,也是殺生嗎?農夫可以使用農藥除蟲嗎?漁夫可以學佛嗎?」、「佛教對殺生的定義,怎樣取其輕重?」、「一般人對殺業有一些什麼謬解?」以及「如何做素菜?」星雲大師不僅分享他吃素的經驗,還以生動詼諧的言詞,佐以生活小故事,點破眾人對素食的迷思,讓現場觀眾有醍醐灌頂之感。
星雲大師表示,昨天的講座在傳達「吃素是合理的」觀念。大師指出,以科學的觀點來看,凡有生長、死亡、繁殖現象者皆可稱為「生物」。但佛教觀點認為,豬馬牛羊等動物有心識反應,會感到恐懼,植物只有生長機能,所以佛教倡導吃素。

大師指出,學佛不一定要吃素。他說,佛教認為殺生是斷大悲種,所以主張不殺生,但對素食並沒有嚴格規定,然而站在健康、人道立場,素食對人類是有益的。他希望眾生不要掛念吃什麼,能夠「發心」信佛、學佛才最重要。

他並指出,素食近年成為顯學,並不一定是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而是基於衛生、健康等因素,他還舉出吃素的多項好處,包括可以提高精神力,長養耐力等。

星雲大師更提出「眾生皆有生權」的觀念,並指出葷食者不該理直氣壯懷有「動物天生就是要給人吃」的「破見」,他還反問:「假如老虎、獅子來吃人類,也說人本來就應該給牠們吃,人類會作何感想?」他認為,有些人雖然不能吃素,但只要他是帶著一種慚愧的心,還是可以諒解。

他最後表示,其實吃葷、吃素都不是最重要的,人生中能夠多說好話,讓每一個講者、聽者,聞言歡喜,比吃什麼還重要。星雲大師昨晚並帶領大眾誦念「消災免難祈願文」,整場演講就在莊嚴、慈悲的氣氛中圓滿昨天的講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