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的賦稅大致已如昨日所述,稅負是很重的。假定一戶人家僅夫婦二人、小孩一人,就一共要交二百六十三錢的人口稅,以當時穀價每石三十錢計,賣穀八石還不能抵付此稅,以穀價每石八十錢計,至少要賣穀三石餘,才能繳清人口稅,其他還有可折錢之力役,也不是一般貧民所能負擔,因為應役就不能生產,生產就不能應役,這是兩難之事,所以一般而言,漢朝百姓的稅負重得會壓死人。
稅重之外,偏偏漢朝時已有許多種人可以免稅(當時稱免稅為「復」),台灣的軍人和國小、國中教師可以免繳所得稅,原來竟是有例可循,並非後來的新制規定!
漢朝時不必繳稅有軍人,另外,還有皇親國戚、功臣子孫、權貴勳爵,這是特權作祟,而連知識份子都在免納稅行列之一,就值得玩味了,原來知識份子在當時可是有很高的身價,被朝廷禮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