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外於自己的文化,令人遺憾。──張曉風
越來越多作家選擇將手稿文物捐給對岸的文學館機構,作家張曉風在《文訊》雜誌發起的系列座談中,批評政府犯了「文化遺棄罪」。
文化是建立兩岸信任的基礎,知道別人的文化歷史,就能將心比心。
──平路
香港光華中心主任平路表示,兩岸三地最缺乏的是信任,因此每次協商都要算計利益。她認為將心比心,文化才能找到彼此相通可能。
日中韓合編歷史教科書,是解決歷史糾葛的最理想辦法。──岡田克
日本外相岡田克在東京提出:儘管戰爭受害者的感情不會輕易化解,但建議由三國共同編纂歷史教科書,以解決歷史糾葛。
大量招學生,大量生產論文,造成台灣學術界「有山頭、無學派」。
──黃光國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指出,台灣去年論文量增加,卻有六成未被引用,徒具形式,且很難作為產業發展的支撐,競爭力令人擔心。
全國都要讀他的詩,全國都要殺這個人!──余秋雨
余秋雨提到當李白在廬山隱居時正逢安史之亂,因為政治智慧不足,莫名奇妙成了叛軍之首。以此例子說明文化人可從經濟思維中取經,藉此獲得獨立的能力,甚至超越政治的控制。
不是譗牛豃的問題 是譗馬豃的問題。
──蘇正德
衛生署開放美國牛肉,讓朝野吵翻天,多位食品科學界重量級學者直言,事件已變成「政治民粹」。東海大學食品科技系主任蘇正德說:這不是「牛」的問題,根本是「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