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後自救 慎防後遺症

張雅雯 |2009.11.14
8956觀看次
字級

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郭鐘隆說,老人跌倒後通常未能及時發現,原因有二:一是跌倒常發生在夜間起床上廁所;二是現代老年人未必與家人同住,或是白天家人上班上課時獨自在家,因此老人不慎跌倒後,往往跌坐一整晚或一下午之後才被發現。

郭鐘隆表示,老年人若發現自己重心不穩要跌倒了,切記不要用手掌去撐地,最好手腳彎曲以側身方式自我保護,或握住周遭固定物來緩衝跌倒的速度,此外,跌倒後一定要大聲呼救。

若是獨居,則要設法移動到電話、求救鈴等可求援處。他提醒移動身體前,應觀察附近有沒有打破的物品會導致受傷,之後沿著地板慢慢爬行到椅子等穩固的家具旁,這時可能有點疲勞,最好跪靠著休息幾分鐘後,再用一隻腳用力支撐讓身體推進到椅子上,也較有力量呼救或打電話求援。

成大家庭醫學部醫師黃盈翔提醒,有時候老年人會明顯感覺骨頭斷了,但更多時候,骨折是外表看不出來的,因此家人若發現老年人跌倒,不要急著把他拉起來,而是應該趕快打119呼救。

即使跌倒時沒有撞到頭部,黃盈翔臨床上發現,老年人的血管因為硬化而變得脆弱,跌倒時造成的震動可能引起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後遺症,這種出血常見於一、二個月後,甚至半年內都可能出現。

最近他收治一名八十歲老婦,半夜上廁所時因為視線不佳跌倒,雖然沒有骨折,但兩個月後開始出現頭暈、嗜睡、記憶力喪失、飲食不振的現象,家人原本以為她有老年癡呆,就醫時不經意提起之前曾經跌倒過,排除掉其他疾病因素之後,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其實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由於老婦身體狀況還不錯,經轉神經外科開刀治療後才痊癒。

黃盈翔建議老年人如果跌倒,不論是否有明顯外傷或疼痛,還是要先送醫照X光確認有沒有骨折;半年內如果有頭暈、嗜睡等不適,就醫時也要告知曾經跌倒,以利醫師判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