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設少變動 別不服老

張雅雯 |2009.11.14
1370觀看次
字級



老人若覺得走路不穩,就有需要拿拐杖。徐兆玄攝



根據統計,百分之七十的老年人是在家中跌倒,除了跟待在家的時間較長有關,也反映出家中起居空間的擺設,應該更加符合老人的需求!

成大家庭醫學部醫師黃盈翔指出,老年人的反應變慢、平衡感較差,所以走道一定要保持通暢,電線也應該沿著牆壁邊緣固定住,避免絆倒。此外要提醒的是,許多老年人的視線不如以往,走路時往往是依據過去習慣的動線,判斷前方有沒有阻礙物。

臨床上常見到老年人在孫子來家裡的隔天跌倒,原因多半是孫子玩耍時搬動了桌椅、沒有恢復原位所致,因此家中擺設最好不要隨便變更,或是整理環境之後,應該帶著老年人多走幾次適應一下午。

光線不足也是老人跌倒的主因,尤其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時,黃盈翔建議老年人最好養成留床頭燈的習慣,通往浴室的走道,也要有足夠的自動照明燈,不要冒險摸黑而行。此外,馬桶旁最好裝設扶手,因為許多老年人下肢力量不足,上完廁所起身的瞬間容易軟腳,扶手可以幫助支撐。

避免地板濕滑,可減少跌傷機率,不過有時還是會因意外釀成傷害。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陳少卿記得,區內有一名老先生,因為室外突然下起雨來,便把衣服移至室內陽台晾,地上因此留有水滴。

太太午睡起來,打算走到陽台收衣服,結果滑了一大跤,幸好沒有造成骨折,老先生的好心,不但沒得到太太的讚許,反而被念了一頓。

陳少卿建議老年人,除了應該穿合腳的防滑拖鞋,進出陽台、廚房、浴室等容易潮溼滴水之處,也要多留意地板的狀況,以免不慎跌倒。

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郭鐘隆也發現,老年人多半「不服老、好面子」,也容易過度樂觀的認為:「不小心才會跌傷,跟我沒有關係!」事實上,老年人只要感覺有點力不從心、腳步不穩定,就應該多利用拐杖來幫助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