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將電磁波轉熱能
世界首個人造黑洞誕生
中國兩名科學家日前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人造黑洞,這個人造黑洞可吸收電磁波,將電磁波轉化為熱能,未來還可望吸收難以收集的散射陽光,讓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據了解,這個人造黑洞實際上是個直徑22公分的模擬裝置,裝置有60個同軸環,每個同軸環都是由結構複雜的電路板構成。透過特別設計,裝置就如同一台吸力強大的吸塵機,能將電磁波源源不斷地吸入囊中。
人造黑洞目前可吸收微波頻段的電磁波,再將電磁波轉化為熱能。但除此之外,它不能吸收能量和任何實質性的東西,所以不會對人體構成傷害。經進一步研究,人造黑洞還可吸引光波。如果研究成功,它將能用在收集太陽能,比世界上任何一種太陽能電池板更高效。
太空計畫里程碑
中國將發射亞太7號衛星
中國與歐洲航天將再度合作,中國長征運載火箭將於2012年發射法國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與香港亞太衛星通信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簽署發射服務合同。根據合同,2012年上半年,中國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發射法國泰雷茲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
亞太通信衛星公司總裁程廣仁表示,亞太7號通信衛星載有28個C頻段和28個Ku頻段轉發器、總功率11.4KW,設計壽命15年。2012年上半年升空後,接替運行在東經76.5度上空的亞太2R衛星。
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總經理殷禮明說,1990年以來,中國航天共有7種型號的長征火箭用於國際商業發射,為1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30次國際商業發射,發射36顆衛星,提供6次搭載服務,完成2顆通信衛星在軌交付,商業衛星實現整星出口。
解開基因轉變之謎
星國將投入國際基因計畫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表示,旗下的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人員,將參與名為「基因組10號」的國際基因研究計畫,以了解脊椎動物在對抗疾病等方面的基因轉變過程。
這項「基因組10號」研究計畫,有來自世界各地約70名科學家參與,研究人員將蒐集1萬個動物細胞組織和基因,加以分析,找出這些動物的完整基因關係和圖譜。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指出,這項「基因組10號」計畫是為了讓科學家了解脊椎動物在適應環境、抵抗疾病等方面的基因轉變過程。在完成動物基因的分析後,將能和人類基因做比較,以重建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進化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