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三合一選戰的煙硝味,隨著候選人抽籤確定號次,愈來愈濃,然或許身居教職的關係,特別留意各候選人對少子化問題所提出的政見。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政見都是「生一胎補助多少」,或「免費施打幾合一疫苗」之類的老掉牙內容,對鼓勵夫妻生育,及改善國內日益惡化的少子化問題全無幫助,若各候選人能站在無子女的夫妻立場設想,其實應不難發現,現代夫妻之所以不敢生育,除了因孩子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外,照養新生兒所必須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也是重要因素。
若夫妻沒有雙方父母協助照養新生子女,那麼尋找白天工作時段照顧孩子的優質保母,就是一大難題,國內的相關協尋管道不夠明確,加上保母虐待幼兒的案例層出不窮,怎能不令人望「生」卻步呢?
再者,夜間照顧新生兒容易造成睡眠不足,若接續白天的工作壓力,精神極度緊繃勢難避免,鼓勵生育政策若無相關的配套措施,以紓解育有子女父母的壓力,現代夫妻要生育後代,恐怕需要極大的勇氣。
少子化所引發的諸多問題已陸續浮現,倘若候選人不能改變思考角度,提出建構完善的保母尋求管道,及紓解父母壓力的配套措施為政見,不但於事無補,少子化的危機恐怕也會愈來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