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法身寺為辦教育至佛光山參訪,僧侶們與佛光山大眾體驗過堂用早齋。人間社記者曾盈潔攝
法身寺籌辦佛學院 交流教育與管理秘訣 期帶回現代化理念 帶動當地佛教
【人間社記者有義、曾盈潔大樹報導】為深入了解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佛光山寺兄弟寺的泰國法身寺副住持心平法師,十日與長老真淨法師、台灣台北分院理事長法深法師等十四位法師,帶領七十二位信眾至佛光山參訪二日,針對寺院管理制度、僧伽人才培養等問題,向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叢林學院老師請益,希望帶動泰國佛教現代化。
法深法師表示,久仰大師以教育文化弘法,培養人才,法身寺正籌辦佛學院,希望與佛光山叢林學院等單位交流,學習台灣的經驗。憂心佛教教育的心平法師也指出,現在出家僧眾逐漸減少,只好鼓勵泰國男子參加短期出家,體驗出家生活。
與叢林學院老師交流僧伽人才培養後,真淨長老、法深法師及隨行高中校長Taworn Chaijak等人,針對就讀叢林學院的資格、畢業出路、生活作息等相關問題提問。
對於佛光山的管理,慧傳法師以八八莫拉克風災為例,「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你需要幫助,我就幫助你。」慧傳法師強調,這樣的管理方式可以讓民眾潛移默化,改變生活習慣和思考模式。「慧傳法師說的,正是我們想問的,好像彼此間的心靈相通似的。」真淨法師聽完慧傳法師的答覆,滿懷感動。
Taworn Chaijak敬佩及訝異地表示,佛光山在大師的帶領下,能夠很有組織、系統的弘法令人敬佩,印象最深刻的是叢林學院有「知客」的課程,學習如何接待信徒,「在這裡每個人的動作祥和,表情愉快,內心歡喜,三位老師為我解說,實在太感動了,很想帶其他人來學習。」
此外,看到很多發心義工到寺院幫忙打掃,Taworn Chaijak感歎說:「泰國寺院很缺少自動發心的義工。」他也笑著分享過堂的經驗,十一日早上用完餐後忘了將碗疊起來,結果被加了飯菜,有些懊惱地表示:「對於過堂,每個動作都要學習,有機會再過堂的話,一定要做得更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