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影視雙棲寵兒,楊貴媚保持著表演的質量水平。 李碧華
只要參選,楊貴媚必然抱座大獎回來,受到貴人傳藝而沒有繞遠路,楊貴媚即使受大環境影響要暫時離開演藝崗位,也絕不說「息影」,她要永遠努力在觀眾面前求表現!
電影再不景氣,楊貴媚每年都起碼拍到一部,再接兩檔電視連續劇,整年都保持著表演的質量雙水平。金馬獎開幕酒會上,楊貴媚以執行委員的身分接待各界貴賓,這個時刻,她其實應該是在飛往法國里昂的飛機上,那有楊貴媚主題影展等著她,向世界介紹她的《在陌生的城市》、《飲食男女》等五部代表作。
但是,這位得獎常勝軍卻被彭恰恰留在台北,陪他一起等《青春歌仔》最佳主題曲的揭曉。
只要參選,必抱大獎
圈內人總形容,不敢說楊貴媚成就最大,獲獎最多卻是不爭事實,像吃燈草灰般的輕鬆。從新加坡影展最佳女主角、坎城影展影評人獎、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到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只要參選,必然抱座大獎回來。
今年,《青春歌仔》又讓她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女主角。頭次反串歌仔戲班主,是因為導演彭恰恰磨人功夫一流,一開始找她,她已在電話裡直接回絕:「我怕,我不會唱,澎恰恰卻回說:「我更怕!」
然後約她再細談三次,次次動之以情,他告訴楊貴媚,從沒粉墨登場過的「新人」才具有新鮮感及可塑性。「我只好撩落去!」其實,沒上過舞台,並不表示自己對歌仔戲一無所知,小時候偷偷掀開圍布去看「大明星」,男的俊俏,女的嬌羞,是留在童年記憶的繁華,如今請到陳亞蘭和孫翠鳳教她身段唱腔,一個月訓練就到位,「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她說。
處女作拋開年齡界線
《青春歌仔》的初體驗,也讓她想起自己也曾是個被嫌棄的新人,十八歲考上台視當歌星,楊媽媽認為她唱不出名堂,應該換個表演方式:「反正唱三年也唱不紅,要演戲,去試看嘜!」說來運氣不差,接到的第一齣戲《一世情》從十六歲少女演到八十歲的阿嬤,處女作就有機會拋開年齡界線,往後三十年,什麼角色因此都能演活,完全難不倒自己。
直到現在,事親極孝的楊貴媚還是拿劇本回家跟八十歲的老媽商量,媽媽耳目再吃力,也要交代三兩句。賺來的通告費,她也全部交出,自己存款到現在還掛零:「有一次我去銀行匯款,結果收到稅單,以後我就再也不碰銀行的事。」
永遠努力求表現
往電影發展也因貴人傳藝而沒有繞遠路,讓她茅塞頓開的老師是《稻草人》導演王童,有一天,她做個雙手向上伸展動作,卻被王童當場制止,她愣住了,尷尬的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攝影師李屏賓事後告訴她,電影銀幕是長扁橫形,手可以向左右延伸,但向上就會超出銀幕,她才開始理解電影與電視表演大不同。李屏賓還告訴她,銀幕上的表情要細緻,觀眾連妳的毛細孔怎麼呼吸都看得到。
金馬獎頒獎前夕,得獎無數的楊貴媚執著地還在等待一個更好的角色,她說:「我告訴自己,即使要離開,絕不說『息影』;離開,可能是大環境使然,不得不休息,但不等於息影,我永遠努力在觀眾面前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