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副教授宛同表示,以用途來說,目前無人飛機在國內外大多以軍用為主、民用為輔,國際軍方將無人飛機做為偵察機來協助國防安全,也可以深入敵方探測軍情。
「無人飛機特點就在於低人員風險、高機動性、高精確度與低成本,」吳昌暉表示,多年來各先進國家已廣為應用在軍事反恐等任務之中,在民生應用上如氣象研究、急難搜尋、環境監測、天災評估及農土規畫等方面也早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元智團隊的無人飛機翼展3公尺,飛行海拔高度可達 4000公尺,以時速100公里飛行時的續航力可達2小時以上,每航次可拍攝2000張千萬像素的高解析度照片,低空飛行時的照片解析度更可達10公分以內。
吳昌輝說,元智大學綠色科技中心研發的無人飛機遙測技術,三年來也接受環保署委託來負責監測台灣沿海周邊的海洋汙染情況。
到目前為止已經順利完成150架次的近海巡邏任務,藉由監測功能,不只實際掌握到汙染實況,還發揮嚇阻作用,阻止不法漁船在台灣海域偷偷排放廢油水,不只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更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功能。
吳昌輝建議,相關單位可以進一步提升無人飛機的相關功能與研發技術,不只可以投入風災水災期間的監測與勘災任務,對於深入有高度危險的地區,也可以交由無人飛機來代勞、避免人員傷亡。